專業團隊.校長的話

循循善誘勉勵 孜孜不倦傳薪

親愛的家長︰

  大家還記得梁老師在早會中有關「吃棗留錢」和「君子慎獨」的分享嗎?這兩個四字詞語都承載着「責任感」的信息。「君子慎獨」出自《禮記‧中庸》,意思是「不要在別人見不到聽不到的地方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」。單單幾個顯淺的文字,就能帶出生活中的大道理!你們又對「成語」認識多少?校長兒時常常跟朋友們玩「成語接龍」(例:龍馬精神神采飛揚揚名立萬萬紫千紅……),這個小遊戲既能提升你的詞彙量,也可加強你的反應力,一舉兩得啊!家長們可嘗試在家中和孩子們互相比拼成語數量,讓孩子們可以多動腦筋,鍛煉頭腦的靈活性和敏捷性。當然,你們在午息時見到我,也可以跟我交流切磋呢!

 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遠古時代開創的一種曆法,能夠反映季節的變化,展現了中國古人的傳統智慧;二十四節氣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《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》。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,與農曆新年、端午節、中秋節一同被視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。《杜甫‧清明》七言絕詩中提及「清明時節兩紛紛」,不知道四月四日清明節當天會不會下雨呢?大家又會在清明節做甚麼呢?掃墓?踏青(郊外遊玩)?中華文化博大精深,我們平常不妨多理解多留意,細嚐箇中的韻味!

  你們知道四月十五日是甚麼日子嗎?答案就是「國家安全教育日」。你們能説出多少個國家安全不同領域的名稱呢?有機會可與我分享啊!此外,由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推出的「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」專題展覽已於三月十九日起開放予全港市民,家長們可偕同子女藉着復活節假期前往參觀,回顧國家和香港特區多年來在推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的發展,加強對國家安全的認知和理解。

  為了讓同學體驗不同的學習經歷,本校與青少年海外交流中心合辦韓國四天文化交流團(31/3-3/4),是次的領隊老師為嚴副校長、陳佩菁主任和鍾裕玲主任。我們冀望能藉此活動,讓學生了解韓國的文化生活、科技、環保技術及歷史背景,並加強學生溝通能力和自我管理技巧。另外,本校亦與翠明假期有限公司合辦區會聯校蘇州姊妹學校交流團(13/4-16/4),是次領隊為趙校長、廖惠玲主任和吳鈞權主任。除了探訪蘇州市吳中區寶帶實驗小學外,亦會安排遊覽當地景點,認識中華文化;並且會參觀科技館、無人機基地等,藉此了解中國科技的發展情況。在此先感謝老師的付出及家長的支持,希望學生能夠透過這些活動,獲得多元化的學習經歷。

  學習不只限於課堂,功課亦不是唯一用來鞏固學習的途徑。本校於復活節假期所推行的「自主學習計劃」為學習賦予新的意義:「自主學習計劃」令假期變成「新」的學習空間,學生利用GAP原則去自訂學習目標,運用假期來學習生活智慧、掌握生活技能、實踐時間管理、計劃做自己喜愛及有價值的事情,培養出主動、負責任、自律、有目標、有計劃的做事態度,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和意義;家長則可把握假期的時間跟子女進行親子活動或玩樂,促進溝通和關係。 

  你們有留意國際七人欖球的賽事嗎?運動員憑著拼搏到底、永不放棄的精神,全力以赴,最終在關鍵時刻贏得比賽。在參與運動時,跌倒和受傷是在所難免的事情,但只要謹記:每一次的跌倒,都是重新站起和再次嘗試的契機。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,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賽事,我們只要像欖球場上的運動員一樣,有堅強的意志、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,並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,咬緊牙關、堅毅拼搏,面對任何挑戰都能迎刃而解。只要憑住堅定的意志與堅毅,定能迎接寬廣的未來。

  復活節假期將至,讓我們藉此深思、感激及體會耶穌從死裏復活所帶來的盼望和意義。救主耶穌於二千多年前為我們贖罪、釘死在十字架上,死後被埋葬,再復活升天,證明了 神對人的憐憫,給予我們生命的盼望,使我們得着平安與喜樂。聖經記載:「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!他曾照自 己的大憐憫,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,重生了我們,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。」(彼得前書1:3)只要我們時刻倚靠神,定能領受到我主基督的大愛。

校長

謹啟
2025年4月1日